當一個專案交付了,花了時間,人力,但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時,這些時間與人力就是沉沒成本,因為組織、團隊、跟你都沒有因此而受惠。
所謂的沉沒成本,根據維基的定義: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Sunk Cost)」(或稱沉澱成本或既定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簡單一點說,當你花錢買了一台車,但從來沒開過,你既不是收藏家,也非家財萬貫,但這台車就停在車庫裡不曾開過,買這台車所花費的錢,就可以稱之為沉沒成本,那是否意味著,錢花了,就要好好利用這個花錢買來的東西,不然就是一種浪費呢?也不盡然,所以有其他經濟學者提出了「沉沒成本謬誤」,要告訴大家,你為了不讓付出的成本沉沒而去做的舉動,可能反而才是不理智的:
大多數經濟學家們認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做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電影的例子中,會有兩種可能結果:
-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著看完;
- 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
兩種情況下你都已經付錢,所以不應該考慮退錢這件事情。如果你後悔買票了,那麼你當前的決定應該是基於你是否想繼續看這部電影,而不是你為這部電影付了多少錢。此時的決定不應該考慮到買票的事,而應該以看免費電影的心態來作判斷。經濟學家們往往建議選擇後者,這樣你只是花了點冤枉錢,還可以通過騰出時間來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來降低機會成本,而選擇前者你還要繼續受冤枉罪。
對於沉沒成本與沉沒成本謬誤兩個觀點,基本上都是正確的,但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避免沉沒成本的發生?在工作上決定事情做或不做時,我們依據的是這件事情做了是否會有效益?這個錢花了是否會本利歸還?用了這個人,是否會創造出高於他薪資的價值?在資料庫裡的資料是否有妥善的運用?
但我時常發現,很多的人做事只是為了交差,他只關心事情是否做完,但一點也不在意這件事情做完後是否達成了預期的效益。
我曾詢問他們:「專案上線後業績有提升嗎?工作效率是否有改善?」
我時常得到這樣的回答:「不清楚耶,可能有吧,他們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通常我會再問:「但你花這麼多時間去做,不會想知道狀況嗎?」
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做的好,他們應該會主動說才對。」
「你都不擔心做了幾個月,結果是白幹一場嗎?」
「那也是老闆說要做的啊,真的沒達到目的也沒辦法。」
其實不只基層員工,我發現很多的主管與PM也都有類似的想法,他們總認為事情完成了,任務就算交付了,成果自然會展現,如果成果不如預期,也是老闆或需求方的問題,誰叫他們判斷錯誤了呢?我曾不只一次的強調這個觀念--別把自己的績效寄託於他人身上,當我們不主動掌握自己的工作表現,也等同於在閹割自己的職涯,每個人的職涯與人生,都是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若我們希望自己發展的更好,過更好的生活,那你必須思考的是-每天所做的事情,都應該能持續的為自己累積資產,包含專業技能、工作成果、他人認可、成就感。
當一個專案交付了,花了時間,人力,但卻什麼也沒有得到時,這些時間與人力就是沉沒成本,因為組織、團隊、跟你都沒有因此而受惠。反之,若你對每次交付的內容所帶來的成果十分在意,那你從接到這個任務開始就會特別留意,你會問清楚這件事為何要做,做了會有什麼價值,準時不準時有什麼差別,為何要趕在一個月內完成,以及真的完成後是否達到預期的成效,如果與預期有偏差時,如何再次修正等,因為唯有這樣,你的成果才會展現,而這些成果最終都會累積到你身上,成了你的作品,你的成績、你的品牌、你的成功經驗,不會成為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是選擇資源投入在哪的問題,這是難以避免的,我們的時間有限,本來就無法全拿;但沉沒成本則是你選擇後決定怎麼做的問題,資源投入後會成為資產或是沉沒,這關乎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