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麥克波特公司宣告破產,這意味著波特的理論沒用嗎?

管理理論、競爭力理論、行銷理論,這些都是書本上講的東西,你必須要真的理解後針對你面對的狀況去做調整,你可以看看那些真正在管理、行銷上表現傑出的人,他們大多強調很基礎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就是那些理論,以及他們在理論之外延伸的自我經驗,所以我們看待理論的心態應該調整成「那是一個思考框架,我們要有自己的東西進去,然後調整成合適自己的」,至於我還信不信五力分析跟價值鏈?我想我還是認同的,但必須要依我面對的環境去做調整才會是對的。



這幾天一則很大的新聞,就是管理大師麥克波特經營的管理顧問公司Monitor Group於2012/11/7日宣告倒閉,這無疑在管理業界投下一顆震撼彈,一堆人開始質疑:
「連自己開的公司都倒閉了,那這個人的理論還可靠嗎?」
「五力分析是屎啊,連自己的公司都顧不好了。」
「看吧看吧,理論終歸是理論,實務上是不可行的。」

這種論點要多酸有多酸,但現實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我喜歡Forbes這篇文章,論點比較中肯:

What Killed Michael Porter's Monitor Group? The One Force That Really Matters

文章中提到的幾個觀點倒是很值得一看,以下我針對幾個點揉合自己的看法後整理給大家參考:

  • Monitor Group公司的組成大多數是兼職的學者,也就是說這些人並不是真正在業界打滾了數十年的產業專家,他們欠缺豐厚的實務經驗,跟很多企管顧問公司一樣,最擅長的就是做ppt,用理論以及工具在紙上提出他們對於客戶公司的建議,但在現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提出太高階的建議方向並不足夠的,企業要的是深入行業的策略方向與執行細節的建議,除此之外,欠缺實務經驗的顧問們,是很難針對企業面臨的狀況快速的調整策略,往往需要長時間的分析、數據收集後才能提出看法,這樣的背景下,以學者為主的管顧公司始終施不上力
  • Monitor Group輸給了客戶力(Customer force),這也是五力分析中的其中一力,但他不單單只是指客戶的議價能力,而是更廣泛的提到客戶扮演的角色正在變化,現在的市場競爭與過去有很大的差異,企業的價值由你的客戶決定,而非由企業自己決定,這整合一下第一點會更容易了解一些,客戶對管理顧問的期望已經不單單是在策略面提出看法,應該更深入企業組織架構、企業流程、產品組合等各個層面去提出建議與作法
  • 策略型管理顧問的未來還光明嗎?如果管理顧問可以做的到更深入企業程序,並提出大膽且具創新概念的觀點,並能有效引導企業往該方向前去,那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這個意思就是,如果你想當策略層級的管理顧問,你除了要有know-how之外,你還要知道怎麼進行,也要很擅長組織變革,而這些,你不深入產業,不熟悉你服務的公司是不行的,這個行業未來要隨便騙騙錢是不行了,你一定要夠專業。

我另外再說些我自己額外的觀點,首先,一家公司會倒閉,不會只是策略出了問題,更多的是在執行、監控、組織政治等上出了顯著的問題,而Porter只是剛好跟這家公司扯上邊,所以被抓出來鞭打,如果是其他信奉五力分析的公司倒閉了,大家都不會這樣大力攻擊他,但Monitor Group倒閉的真正原因,或許只有該公司的人員比較了解吧。

管理理論、競爭力理論、行銷理論,這些都是書本上講的東西,你必須要真的理解後針對你面對的狀況去做調整,你可以看看那些真正在管理、行銷上表現傑出的人,他們大多強調很基礎的觀念,而這些觀念就是那些理論,以及他們在理論之外延伸的自我經驗,所以我們看待理論的心態應該調整成「那是一個思考框架,我們要有自己的東西進去,然後調整成合適自己的」,至於我還信不信五力分析跟價值鏈?我想我還是認同的,但必須要依我面對的環境去做調整才會是對的。

其實波特也不是一直只談競爭與爭輸贏這件事,他最新的那本書也提到企業應該提高獨特性,靠著滿足特定市場的客戶而永續生存,而他也強調價值鏈應該要有效的轉化成產業價值鏈以及公司專屬價值鏈,都不能單單只用書本上那條價值鏈硬套,關於新書的心得,可以看看我寫的這篇:

[新書推薦]簡單讀懂麥可.波特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