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咕]只管事而不理人,還稱的上管理嗎?

[嘀咕]只管事而不理人,還稱的上管理嗎?
有時候我們常認為一個人在工作上表現出色代表的是他喜歡這份工作,這個說法可能對也可能不對,對的地方在於他可能確實喜歡這個工作內容或者這個工作環境,但不對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與企圖心,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只要是他手上的工作,他就認為他有義務做到好,但,這並不表示他滿意他現在的工作,而這樣的一個錯誤認知,往往讓我們失去了優秀與頂尖的人才。

某次跟一位當主管的朋友A聊天時,他提到他有一位部屬將要離職了。

A:『這個部屬的能力很強,過去幾年幫了我不少忙,最近跟我提說要離職了。』
gipi:『你有問過他離職的原因嗎?』
A:『他只說希望找到更有挑戰的工作。』
gipi:『就這樣?』
A:『對阿,我也沒想過他會離職。』
gipi:『那他口中所說的有挑戰性的工作是什麼?在你們公司找不到嗎?』
A:『其實我不知道,我沒有問過他。』
gipi:『所以幾年來你也沒跟他談過這件事啊?』
A:『對阿,因為他也沒找我談過,我只覺得他工作很賣力,也做得很好,所以我想我給他的工作跟報酬應該就滿足他了吧。』
gipi:『我想你大概也沒有問過他在工作中求的是什麼?也沒跟他聊過其他私人的事情吧?』
A:『嗯,那些是個人的隱私,我想沒有什麼好問的,這又有什麼問題?』
(以上對話純屬虛構)

對阿,有什麼問題?

這問題可大了,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嘀咕]名、利、爽,裡頭說道一個人在一份工作中所求的不外乎這三項,若一份工作能滿足他的所求,那自然他會願意繼續留在這個工作崗務上打拼,但如果與他所求偏離太大,那他大概就會選擇離開了。

有時候我們常認為一個人在工作上表現出色代表的是他喜歡這份工作,這個說法可能對也可能不對,對的地方在於他可能確實喜歡這個工作內容或者這個工作環境,但不對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他對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與企圖心,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只要是他手上的工作,他就認為他有義務做到好,但,這並不表示他滿意他現在的工作,而這樣的一個錯誤認知,往往讓我們失去了優秀與頂尖的人才。

每個人生的階段、年紀、職務,我們所求的事情會不斷的改變,這些改變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剛出社會只求有一段溫飽,接著會開始希望能有一番表現,到了適婚年齡後會開始在意收入,然後漸漸的會在意穩定的生活或者個人名氣等,這些變化,身為管理者如果沒有仔細的去了解,其實並不容易探查出這個員工目前最渴求的東西是什麼,很多時候當主管關注於手上的任務能否完成時,便很容易忽略了Member們的改變,而這也是為什麼需要定期做成員面談的原因了,透過面談去增進對彼此的了解,也聽聽對方的認知與想法,確保我們能給的與Member所需要的是沒有太大偏差的,才不會有一天Member要離開時你才知道他離開的原因。

如果你不曾跟Member聊過他在工作中最在意的事情,那你的管理做得並不夠落實,因為你未曾真正關注過他所渴求的東西,若你未曾跟Member建立起工作之外的關係,那也別說你了解他,因為他不見得願意跟你說他的心裡話。

管理,不是只關注把事情做好就好,如果要永續發展,人的選/用/育/留都是該專注的點,在把事情做好之時,也該時時關注完成這些工作的成員們。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