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目的的反思

  • 1358
  • 0

「對我來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週圍的世界與自身的天分,以幫助他們擁有充實的人生,並成為有熱情、有生產力的公民。」

~《讓天賦發光》Ken Robinson

這個標準好高,或許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的教育都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但這是一個很值得努力的方向。

回過頭去看我小時候所受的教育,我也不禁有以下的疑問:

為何,偏重人格養成的課程,不讓真的專業的老師來教?包含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而是隨便帶過,我昨天發的那篇論ownership的動態,難道大家不覺得都是小學生活與倫理中教過的東西嗎?

為何,美術、工藝、音樂、家政等課程都要被數學老師借走?難道這些不重要嗎?我知道大家要講升學主義,但升學主義帶給我們什麼?我們有變的更會念書?還是變的更有智慧?更懂得因應這個世界的變動?還是變的更有錢了?仔細想想,好像除了念書還是念書,過了20年還是沒有太大的改變。

為何,自然、化學、物理、地球科學、生物等課目的實驗或者體驗課程常常被刪減?明明這些是讓學生們將知識化為經驗的重要體驗,結果因為器材不足、老師不會教等原因而被犧牲了。

為何,我們出了社會才開始學習人際溝通、表達與簡報、理財、男女關係、專案管理等通用性技能?而這些都是我們認為一個成熟大人需要具備的,我們不在成為大人前先學習,要一股腦兒堆到出社會才來學,成年人,真的累壞了。

為何,明明當年的我們就是受了這樣的教育出來,也清楚知道這樣的教育有問題,卻無法為它做任何改變?

或許體制就是如此難以撼動,但我對Ken Robinson的話深表認同,如果你跟教育沾的上邊,你有三個選擇:在體制內尋求改變、如果你有能力,壓迫體制改變或者參與體制外的改變,我們每個人應該都可以為這件事情盡一分心力,把問題全部推給體制是不負責任的。

我們這一代人的孩子,是接下來20年教育體制的實驗品,體制內教育要改變或許還需要許多人的努力,但教育本來就不只有體制內,家庭教育或體制外的教育可以補強體制教育的不足,學校不教的,我們自己教,學校學不到了,我們帶孩子去學。

這陣子腦袋裡不停的在思考這類的問題,也是因為這個點而促使我去寫《認知架構》,因為我希望將這樣的架構帶到教育體制內,也希望它能幫助到其他有需要的人們。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