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 Computing]雲端有沒有可能泡沫化?

[Cloud Computing]雲端有沒有可能泡沫化?

從去年開始,眾家軟硬體大廠都相繼推出雲端的解決方案,不管是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或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都提出了許多的解決方案,而這樣的關注力在2009年底開始發威,這些軟硬體大廠更直接公布了他們的雲端戰略,更一致看好後續的雲端運算發展,市場上更洋溢著一股雲端熱,不跟雲端扯上邊好像就遜掉了,但這樣的關注讓人不禁想起過去網路泡沫化的噩夢,讓人不禁懷疑,雲端有沒有可能泡沫化?看看Gartner的這篇新聞吧:

Gartner:不排除雲端泡沫化的可能性

樂觀看待雲端運算者,常常用ATM服務廣為人所使用作為看好雲端發展的理由,每當雲端安全的問題被提出,行之有年的 ATM常常成為廠商的擋箭牌之一,但Gartner全球儲存設備團隊執行副總裁Phillip R. Sargeant卻直言,雲端運算與ATM的金融服務不能混為一談。

他強調,雲端是一種概念,在這個概念之下發展出來的服務相當多元,而ATM的金融服務相形之下顯得單純許多,而且ATM的安全機制、標準化已發展的相當成熟,但雲端運算顯然還差得遠,目前雖然是備受矚目的熱門討論議題,但實際做得企業仍少。

此外,縱使解決了標準化問題,各廠商如何在標準化的環境之下創造差異化?如何強化成本效率,在競爭中殺出血路?都是後續雲端服務供應商要克服的難題。



雲端運算目前仍在萌芽期,許多的標準仍未為人所制訂,就像當初電力、通信等基礎建設尚未普遍時,蓋了電廠、接通了電話線就可以賺錢了,而標準也由這些率先進入市場的廠商們制訂了,墊高了後續競爭者的進入門檻,除非能提供更好的標準或殺手級的服務,否則不容易取代,相對的也只能跟著別人的標準走,別人吃肉,你只喝湯,可在標準中獲取的利益就變的非常的稀少,最後就只能朝向差異化服務的方向去前進。

眾家大廠搶食雲端運算這塊大餅,先圖制訂標準,當市場上follow自己的標準時,推動後續服務時就會變得較為輕鬆,但前面我們有題到,雲端分三塊IaaS、PaaS、SaaS,只吃一塊可以嗎?想要一次吃三塊又有那家公司可以吃得下呢?在這個市場,有能耐者自然希望能一次吃三塊,但綜觀全球,有幾家廠商有這種能耐?一口吃下硬體、平台與軟體可不是一件簡單事,就算有本事做到,要花費的時間與成本太高了,在講求效率等於收益的今天,一刻都不能等,從一些雲端聯盟一一組成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打造企業私有雲微軟組雲端聯盟-科技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台灣微軟、惠普科技和Citrix System今天宣佈成立雲端運算聯盟,整合軟硬體技術,並結合中華電信等多家服務供應商,提供企業用戶雲端解決方案。

電信3雄砸大錢戰雲端
遠傳電信(4904)則正與惠普、IBM、廣達、鼎新電腦及軟體廠商洽商合作結盟,並打算首創雲端「利潤分享」制度,由遠傳打造雲端平台,硬、軟體廠商提供設備,營收所得再採利潤分享,未來也準備推出雲端IDC出租業務。

中華電信釋出3年砸下130億元打造華人最大雲端IDC中心之後,4月要與微軟攜手、推出首波雲端服務,電信三雄爭戰雲端版圖的行動也從2010開春正式開打。



跟別人一起合作是最快切入市場的做法,透過聯盟包裝出一套解決方案,從硬體、網路基礎建設、軟體、服務等層面著手,每個聯盟夥伴各司其職,這樣的態勢在未來的雲端戰場會愈來愈明顯,而在聯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角色就是網路基礎建設提供者,也就是電信業者,畢竟雲能不能飄的起來,能不能愈漂愈遠,網路建設是一大關鍵。

目前眾家廠商的細部計畫都還沒出來(或者說還沒有釐清),但就已知的資訊來看,大多仍以基礎建設+協助私有雲佈建為主(提供IaaS、PaaS服務),鎖定的對象也以企業內用戶(Enterprise End-User)為主,如何推展到個人用戶(Consumer)則還要一段觀察期(SaaS服務)。

回到主題,雲端有沒有可能泡沫化?自然有可能,任何過熱的議題都有可能泡沫化,但我的看法與Gartner相同,雲端目前畢竟仍在萌芽期,許多人仍在觀望,大概還要觀察個半年到一年才看的出狀況吧。

游舒帆 (gipi)

探索原力Co-founder,曾任TutorABC協理與鼎新電腦總監,並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 ( MVP ),離開職場後創辦探索原力,致力於協助青少年培養面對未來的能力。認為教育與組織育才其實息息相關,都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2018年起成立為期一年的專題課程《職涯躍升的關鍵24堂課》,為培養台灣未來的領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