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 Day Taiwan 2017觀後心得

什麼樣的活動,是你不會去買這個產品還會去參加一探究竟的?

http://openstack.ithome.com.tw/index.html

OpenStack Day Taiwan 2017

在現今雲端盛行的時代,什麼都要跟"雲"沾上邊,企業/政府/學校機關的資訊系統也不例外,但你真的了解雲端嗎?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給大家的雲端定義如下:

http://nvlpubs.nist.gov/nistpubs/Legacy/SP/nistspecialpublication800-145.pdf

1. 隨需應變自助服務(On-demand Self-service)
消費者可依據使用需求狀況自行使用雲端服務,不需再透過雲端供應者與之互動。

2. 網路使用無所不在(Broad Network Access)
網路使用無所不在,亦即雲端供應者服務可隨時在網路取用,且使用者端無論大小,均可透過標準機制使用網路。

3. 共享資源池(Resouce Pooling)
資源彙整讓雲端供應者透過多租戶模式(Multi-tenancy)服務消費者,依據消費者要求,來指派或重新指派實體及虛擬資源,在所在地獨立性的概念下,消費者通常不知道所有資源確切位置,只可能掌握國家、州或資料中心等大範圍區域地點。其中資源包括儲存、處理、記憶、網路頻寬和虛擬機等。

4. 快速重新佈署靈活度(Rapid Elasticity)
彈性亦即能因應需求彈性且快速調整資源規模大小,對消費者而言,所提供的這種能力似乎是無限的,可以在任何時間被購買任何數量。

5. 服務可計算(Measured Service)
計算服務量測中,雲端服務各層次均由雲端供應者掌控與監管,這對於計費、存取控制、資源優化、處理能力規畫及其他工作相當重要,確保資源使用可被監測、被控制和被報告,為供應者和消費者雙方提供透明化服務使用資訊。

簡單來說,使用者無需太多介入底層運作,你只要知道怎麼使用資源即可,OK,那我們就帶著直接使用雲端系統的概念進場聽課吧

其實小弟第一次參加這場所謂的第四屆OpenStack大會,從課表不難看出很多都是軟硬體廠商,但其中有兩堂是交大學生演說Ansible快速佈署工具,這個我就沒去看了

(交大很優秀,對交大沒任何偏見)

KeyNote

其實,還是要再說一次,我真的前一天晚上上網看IThome什麼是OpenStack,就來參加Keynote了,對OpenStack之前的歷史完全不了解,就當我是一般客戶好了,完全不懂什麼是雲系統,我只知道怎麼使用資源,並基於NIST以上五點的概念就走進來聽(老闆好像都只管好不好用)...其實我是沒聽到對於IT現有問題提出比較具體的解決方式(可能我聽力不好XD),講直白一點好像都當作參加者都已有OpenStack的基礎(我真的沒有特別先研究是我的錯XD),另外廠商比較偏向表達與OpenStack的發展有如何的牽連關係,比較沒看到在OpenStack中的發展方向或策略(SUSE的那段有提出一些),如果我是客戶,我應該是聽不懂這場開頭演說想講的重點與價值,或是用OpenStack能幫我解決那些一般IT問題或特殊的IT問題,或者這個活動的故事緣由,所以這一段聽完,我只對SUSE比較有印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議程前半段有一位Joseph Wang有提到Open Source Ecolgy這個影片,然後提了一個口號,Open ,Share, Together

我個人只有一個感覺是這樣,我不反對創客精神,大家一起做能更激發創造力,但什麼都自己來,我覺得有點頭暈就是了

你也可以看看貨幣的起源,然後想想他提的這段影片用在現今商業營利的IT環境會是怎麼樣的狀況? 就是大家一起自己想辦法做? 還是交給專業的來幫你一次做完就好?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2%A8%E5%B9%A3

會議課程

小弟選課如下

我只有挑了幾個有興趣的聽,想知道他們怎麼聊混合雲這個話題...

1.創雲數據,用OpenStack建立1000+ 台實體伺服器數據中心案例分享

這個案子發生在大陸,案名叫做楚天雲,是政務機關的系統,很像武俠小說主角的系統名稱,整個過程有聽到幾個關鍵字,6個regional建立起來的系統,其中以R1,R2,R3...到R6來命名,R3,R4因為主辦方說有敏感資料,技術架構圖就沒放上來給大家看(我好奇在有限時間內簡報畫面有點模糊,又不完整大家真的都有看懂嗎)

還有需要將千台伺服器箱子拆箱,再進行裝機作業,首先介紹的是自動化佈署問題,再來是處理流程結合的問題...聽到這裡,我知道這已經不是我以一般客戶能聽得懂的語言了,心中不免產生幾個疑問

由廠商進行的裝機上架,是否需要進行測試?

自動化佈署的流程是否會因為裝機上架有問題,產生佈署問題?

後續安裝設定、流程設計、API介接之類的是否會導致時間拉很長無法結案?

測試呢? 上線時間?

先別管我想法用詞對不對,就說我是一般客戶了,聽到這麼複雜的佈署流程,如果我有千台伺服器,我想要盡快使用,似乎還需要一點時間,而且...硬體是用你自己喜歡的廠牌或廠商推薦,是否會有規格上的疑慮

另外裡面還是有提到VM怎麼做HA...這個話題在其他演講場也有聽到,這邊想說的是大家還是在提VM的建立與管理,當然他們還是說得很好,只是後面結尾五分鐘播一段影片,提到進行開發測試的示範片

全程用快轉(因為時間不夠)也沒配旁白,我眼睛實在不好,所以...放棄了...完全不知道這段影片效果在哪...

2.數位無限軟體,運用開源軟體建立OpenStack混合雲

這家公司主要熟悉中介軟體(Middle ware)的開發,他們產品叫Skyport,能結合公有雲(AWS、Azure、阿里雲、Google的GCP)與私有雲的服務,這套管理系統建置於OpenStack之上,做為公、私有雲之間的資源總管,有示範怎麼快速建立VM,怎麼連接公有雲,選一選Driver就能連接,OK,感覺無懈可擊,於是腦殘的我聽完裝不下這麼多功能,於是我寫了幾個問題,問我自己也是問問老師,下課後衝上前去詢問 :

(1)OpenStack能連接其他公有雲,就是所謂的混合了嗎? DEMO中有看到能同時對公私有雲做操作,還能做到其他的功能嗎? 像是資源互相移轉或跨國家(地區)的監控

答:目前能做VM群組,同時對公有雲與私有雲的VM做操作...

(2)各廠商都在OpenStack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管理軟體,你們的有PaaS管理功能嗎,或者未來擴充功能是否容易?

答:我們有RDS(關聯式資料庫的服務)

(3)目前客戶怎麼導入你們的專案,貴公司有提供一站式的規畫建置服務嗎?

答:硬體可使用客戶現有的或另行採購,他們就是負責談系統規劃導入

(4)客戶是否在導入過程中需要深度介入才能完成系統建置? 需要做什麼前置準備嗎?

答:這方面不需要做其他準備,因為他們的應用程式是建立在OpenStack之上

(5)是否有全球售後服務...(這題我來不及問)

頓時之間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客戶的環境及人員,可能會是影響導入的其中一個因素,而且很影響很大,結合第一場聽的內容,想像了一下專案複雜度與佈署時間長短,感覺就跟做傳統專案一樣...

你熟Linux嗎?

如果廠商交付給你以後,你有人能做底層維運管理嗎?

廠商消失不幸倒了怎麼辦? 我會變產品孤兒嗎?

在產品出現問題時,是否會變成傳統專案的踢皮球現象?

3.是方電訊,國產雲介紹

這部分我就一句話帶過了,是方電訊提供資料中心給台灣國產廠商發展雲服務賣給社會大眾

廠商介紹

資策會

他們強調優化OpenStack的UI介面,有提供規劃建置導入服務

創雲數據

在大陸有做過1000+台伺服器佈署規模的成績,技術能力不在話下

數位無限軟體

Skyport是他們的中介軟體,畫面很有Linux操作系統的味道(個人認為操作畫面也有點像GCP)

SUSE

本次SHOW GIRL最多最正點超辣的就是這攤,送最多贈品,但還是不清楚他能做些什麼

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簡稱雲協

也有提供類似系統整合商的服務,從規劃到建置都有

SuperMicr

硬體商,他們沒有出OpenStack的相關軟體,只配合軟體商出硬體

DELL

這攤就跟Supermicr一樣,但我對DELL比較有印象...(因為有用過)

Cisco

國際大廠思科,本次也有在Keynote站台,思科的攤位也挺搶眼,難免會被問與Azure的動向為何?

雲達科技(QCT)

紅帽(red hat)

這攤可說是聲勢最大,人最多,廣告版裡的技術名詞被Show Girl主持人拿來當問題問最多次的一攤

後記

省的是什麼? 創造的效益又是什麼?  在導入、佈署、營運、售後服務是否真的有帶來新的轉變?  是否需要客戶高度介入? 客戶是否需要有相當的技術能力,學習成本是否很高? 在以上的文字中,相信各位也有些答案...便宜、彈性是我看到的優點,開源是一個很好的事情,讓大家都能一起創造出理想的方案,可能我懂得不多,沒看到太多其他的爆點,期待之後的場次有一區專門在提Overview介紹,給初次參加者

我去參觀的這三場,主打"雲"的主題,不難看出有以佈署大規模為主題的(創雲數據),以介紹管理工具為主題的(數位無限)還有提供平台直接介紹未來應用方向願景的(是方電訊),但演講題目有的跟混和雲沾上邊,但沒解釋什麼是混合雲,不如改成主題明確的介紹會讓初次參加者更明白想要吃的菜是什麼! VM以及自動化也是這場大會常聽到的梗,但這也是以前就有在提的梗了!(碎念) ,課程編排得更有系統化一點也許會更棒~就是建議上課套餐給不知道怎麼選的人

Ken

Mailto: taleship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