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在變」。
「生存能力」考驗的是「適應變化的能力」,如何以小博大?靠的就是適應變化、掌握變化、創造變化,讓大企業跟不上變化的速度,讓「變化」成為「大衛王」手裡用來擊敗「巨人歌利亞」的石子。
而這,也是敏捷的本質,也是《反脆弱》一書中所強調:適應變化,並且從變化中獲得競爭優勢,進而進化自己的能力與體質。
敏捷 != 快速
敏捷,是指反應迅速。反應是指面對變化的觀察靈敏,並能迅速做出調整以應對變化的能力。所以,敏捷的本質,更偏向「適應」性,而不是「快速度」。
敏捷不等於加速,更精確的形容應該是「縮短循環的時間」
在古代打仗如何以小勝大?
靠「勢」,小公司小團隊的資本、市佔率、資源、名氣可能
直到獲得優勢。
在害怕什麼
極限編程中提倡「擁抱變化」,正是因為正視了「變化」這個問題,以及這個問題不可控、必然發生,那麼唯一能做的不該是「控制變化」、「凍結變化」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方式。而是怎麼樣讓自己團隊的本質,具備因應變化而調整行動的能力。
大家在害怕什麼?害怕改變?害怕未知?還是害怕風險?還是害怕失敗?
可以看到賽斯高汀在書裡提到的這一段:
有一個讓你的團隊每天早上和你一起開始工作的方法:讓每個人報告。坐成一個圓圈,讓每個人更新狀況,貢獻想法。這不是個愚笨的練習,因為這樣做能讓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想法,知道彼此的下一步要做什麼。
這不就是 Scrum 裡面的 Daily Scrum Meeting 的目的嗎?
沒有不被取代的工作,只有不被取代的能力
因為害怕未知,害怕無法預測的事情,而不去進行任何行動,反而很容易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下。
正因為未來不可預測,所以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不斷行動,甚至引起變化,因為創造未來就是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
即使無法料敵機先,也能讓對手疲於應付你所引起市場上的變化,佔得先機。
風險是不好的東西嗎?如果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風險都是不好的東西,那我們有沒什麼方式,讓風險變成是對我們好、對別人不好的一種勢呢?
當整個世界都在流動時,你的計畫沒有因應,行動沒有調整,那就像一顆河流中的岩石,或許你穩穩地站在原地,但相對於身邊的變動,這樣的衝擊勢不可免,甚至衝擊力道加倍。
相對於寧可不動的人,同一條河流裡,隨波逐流的木頭反而承受更少的顛簸。因為它隨著河流波動在移動、在改變,相對於河水,它反而顯得平靜。
只有不斷跟著變化顛簸,才能不斷強化體質,提昇免疫力。
那些因應變化所帶來的「擦傷」,會讓你更不畏懼這些擦傷,因為你知道,這些擦傷又能幫你甩開一些跟不上時代的競爭對手。
小結
敏捷是種加速循環(迭代)的概念,加速循環的速度、頻率,觀測環境反饋,確認方向,調整行動,讓體質能更適應當下的狀況,也就是種進化或持續改善的能力。
不敢 take risk 是大部分生物本性,所以大部分人都一樣,就類似舒適圈的描述。然而沒強調到的重點是:持續 take 你負擔的起的 risk, 會讓你的體質更加適應環境變化。
別以為大家只害怕失敗,很多人其實也害怕成功。
通往最終成功(我不是很喜歡用成功形容,用目標會好一點)之路,中間總會充滿著偽失敗,這些偽失敗在什麼時候會變成真失敗呢?在你停下腳步之後。
而這不就是 Lean 裡面的避免浪費,以及縮短 lead time 的本質嗎?
補充資源
- 大衛王以石頭擊敗巨人歌利亞,雖出自聖經,但有一本書也是以此為起點來說明,如何以小勝大。《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 本文主體與書本擷圖,來自於以提倡「行動」著稱的賽斯高汀的《賽斯.高汀的戳盒子宣言:啟動未來的行動指南》一書。
- 脆弱的相反不是堅固,而是「反脆弱」。如何讓不確定性,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可參考《反脆弱: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是反脆弱》一書。
- 如何選擇該投入的領域,如何堅持下去,如何跨過低谷,甚至創造死亡低谷給競爭對手,可以參考賽斯高汀的《低谷-贏家與輸家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對低谷所寫的遛書心得。
- 敏捷的本質是適應性,這也可以參考我之前針對《軟件開發本質論》所撰寫的推薦文:《【經典好書推薦】軟件開發本質論—追求簡約、體現價值、逐步構建》
blog 與課程更新內容,請前往新站位置:http://tdd.best/